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黑镜第七季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大爆的中国奇谭,开篇很好,然后

日期:2025-04-22 03:15:24    标签:  


       黑镜最近好像被吹得挺火爆的。
       忍不住还是看完了。
       黑镜系列小故事,其实有些还是很惊艳的。就像许多年过去了,我还是记得当初它的某个创意,
       首相日猪。
       这脑洞也是没谁了。
       黑镜系列我是看到第三季就放弃了,后面再加上风评不好,套路化严重,就没再过多关注了。
       第七季也是因为网友们说质量又回来了,才耐着性子看完的。
       只能说,第一集确实很惊艳,跟几年前那个中国奇谭一样,开头扔了个王炸,就这个开头,它值得9分。
       我们来说说具体故事吧。
       《黑镜》第七季第一集《凡夫俗女》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,精准剖开了当代社畜的大动脉。
       故事从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开始。男人的妻子病危了。找了好些医院也无能为力。病急乱投医的他找到了一个奇葩的机构,说是能治好他妻子的病。人家是先进的科技狠活,绝对给你一个全新的妻子。
       人嘛,到了生死关头,只要有一线生机都要去试试。于是丈夫就去了这家公司,给妻子做了手术。
       还真给救活了。但代价是很昂贵的。
       因为这个公司把人几乎变成了付费工具了,跟咱们现在用视频,音频软件是一个道理。
       就初级版本呢,你怎么看都有广告。
       她的妻子就是这样的,脑子里植入的芯片系统,初级版本自带广告弹还是基于场景应用定时开启的那种。
       当丈夫打扑克的时候,妻子会自动口播套套润滑广告;当妻子上课时,会自动植入某些兴趣班的广告;这踏马就妥妥行走的人体广告机,哪里有应用场景,哪里就有广告输出。
       丈夫也是苦广告久矣。


       但初级版本就有这些缺陷,想要弥补就得升级会员。
       丈夫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,那也是玩命啊,各种自残直播赚钱,老鼠夹夹舌头,面具头爆菊花,只为了付费升个级,让这个妻子体验感更好一点。
       一套看下来,我突然意识到这他娘的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?
       现代年轻人早已习惯了"订阅制生存":视频网站要会员,音乐软件要付费,连拉屎都得用智能马桶盖的月卡。
       但Rivermind更绝,直接把人的命根子大脑变成了资本的韭菜地。
       剧中妻子阿曼达的意识里滚动着避孕套广告,这不就是我们手机里永远关不掉的弹窗?当科技公司把医疗服务拆分成"基础版""豪华版""至尊VIP"时,人类终于完成了从消费者到ATM机的进化。
       其实这是我们现在国内软件的通用现状。先免费试用,再温水煮青蛙,最后把用户逼到卖肾求生。
       看个视频,开VIP,做个剪辑,开VIP,咨询个问题,开VIP。
       这种"科技向善"的遮羞布下,藏着的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逻辑。当阿曼达念出"无痛人流,关爱女性"的广告词时,我突然笑出了声,这他娘的不就是某度医疗广告的终极形态?
       所以说,这开篇真是神来之笔。因为这就是我们底层人活着的真实形态而已。共鸣,十分的共鸣。
       可能是上了年纪吧,被社会打压到认清了现实,认清了自己的位置。以前看电视,共鸣点往往会在那种逆天改命的主角身上,现在看电视,共鸣点更多是哪些普通平凡的个体。
       所以看哪吒2的时候,我对主角们的热血激昂提不起半点兴致,因为我离主角实在是太远了。
       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是羊水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啊。


       哪吒这种出生在优渥体制家庭的小少爷,是很多人祖上努力几辈子都不能达到的标准,我们这种普通平凡的阶级,怎么去理解他的年少轻狂?
       他可以拥有很多试错成本,甚至逍遥法外,但我们普通人可不行,我们在路上不小心踩死一条像哪吒这样家庭里的狗,可能都要拿命去补偿。你让我怎么去共鸣?
       我们普通人其实更像是陈塘关下的那群炮灰,灾难一来,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       说到这,不由想起了中国奇谭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,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那只小猪妖。
       没有背景,没有实力,努力了大半辈子,在浪浪山的妖怪群里,只能做个端茶倒水烧锅炉的普通小马仔。
       我们甚至都配不上大圣轻描淡写的一棍子,可能沙僧的一铲子挥下来,对我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。
       这才是成长的真相。大英雄的幻想终究越来越远,我们越发能在平凡的故事里,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       所以,黑镜的开篇与中国奇谭的开篇,都可以说是神来之笔。是真的把社畜生活扒出来给我们看的。


       但后面的剧情,就落俗了。
       很多人在尬吹第三集,说什么被爱情感动的稀里糊涂。其实真没什么创意,毕竟,类似这种穿越到某个场景的爽文太多了。
       比如回到明朝当王爷,回到金庸世界做大侠,回到龙族改写楚子航的命运等等。
       这种故事无非就是把原有的剧本二次修改,然后加入新的龙傲天主角来体验我的世界RPG,讲真,故事没什么让人吸引的地方了。你认真去翻翻国内的小说,大把的穿越到某个影视,小说设定里,重启新人生的,创意比它好的不再少数。
       至于第二集的眼中钉,量子霸凌者的“无限循环”设定被批“强行反转”,霸凌者变宇宙女王的结局像极了“PPT强行翻页”。
       玩物电子游戏里的谋杀案沦为“套路化悬疑”,结尾揭露真相时,我就知道,双城之战维克托的本子真好用啊。你要不直接把双城之战拿过来抄吧。
       最后说说那个无限游戏吧。
       只能说,都2025年了,刀剑神域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。这次无非是把刀剑神域的副本替换成了星际大战的副本,依旧是一样的剧情,一样的套路,一样的BOSS自己献祭在游戏里。
       都这么多年了,难道除了致敬经典,就没有一点进步的空间了吗?看得我又回去重刷刀剑神域了。


       黑镜第七季是“科技界的PPT演讲”,开头用炫酷数据震撼全场,后续靠“强行反转”糊弄观众;
       中国奇谭则是“文化界的盲盒经济”,首期靠稀缺性引爆市场,后续却陷入“如何维持IP价值”的生存焦虑。
       黑镜观众像极了“被老板PUA的程序员”,开头被“赛博暴击”打脸,后续被“强行反转”逼疯;
       中国奇谭观众则是“追星族”,首期为“妖怪美学”疯狂打call,后续为“商业化降智”集体心碎。
       黑镜第七季和中国奇谭的“后续乏力”,本质是创作者与观众的“信任危机”:前者用套路化叙事透支期待,后者用保守路线辜负创新。
       但两者的“开头惊艳”早已证明——只要回归人性、拥抱创新,就能点燃观众的“精神火种”。
       毕竟,在这个“科技恐惧”与“文化焦虑”并存的时代,我们需要的不是“赛博PPT”或“水墨盲盒”,而是一部能让我们在深夜看完后,既毛骨悚然又热泪盈眶的“灵魂之作”。

相关花絮

沉淀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沉淀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100953号-38